“外貿回暖”是113屆廣交會釋放出的積極信號。在歐美經濟復蘇尚不明朗的背景下,這種回暖更多是依靠南美、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對外貿形勢的判斷,更多企業給出的態度是“謹慎樂觀”,畢竟歐美才是中國的最大貿易伙伴,而新興市場本土企業的崛起也給中國企業帶來了競爭壓力。
過去的數十年中,中國外貿企業嘗盡了代工的甜頭。隨著近年來成本上升、貿易摩擦加劇、產品利潤從制造向創造轉移,中國外貿企業一時間從“衣食無憂”的美夢中驚醒,不得不開動腦筋著力轉型。
從長遠來看,傳統出口企業受到資源和環境的約束加大,依靠低成本和規模效應等傳統競爭優勢的外貿方式將難以為繼,產品轉型升級越來越迫切,企業必須依靠創牌來提升附加值。一方面,在新興市場上,歐美企業尚未形成全面壟斷,“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更受歡迎,這給中國企業培育品牌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另一方面,應對外貿危機的一大措施是擴大內需,中國的內需市場空間巨大,與“洋貨”抗衡需要優質的品牌。
根據“微笑曲線”理論,產品的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即設計和銷售,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的附加值最低。嚴峻的外貿形勢倒逼企業去提高產品的設計水平,從而獲得更多的內涵和更高的售價。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在同檔次產品售價方面,中國制造只要加入小小的創意設計,就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當前,全球制造鏈都在往亞洲轉移,工業設計作為整個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也逐漸轉移到亞洲,中國的工業設計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政府在鼓勵企業自主設計的同時,更要注重中國元素的使用。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有獨特的符號系統和文化底蘊,為中國設計走上國際舞臺提供了強力支撐。設計是文化和藝術的結合,帶有中國元素的設計不僅將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軟實力的重要載體,中國文化將隨著中國設計一道傳播到世界各地。
當前全球復雜的經貿形勢為中國企業帶來的既是挑戰,更是機遇。設計創新不僅是中國企業規避風險、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對于大國崛起充滿自信的真實寫照。
展會現場設計成“風”
“上來試一下,既能代步還能健身。”浙江武義康宇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武熱情邀請記者體驗他們自主設計研發的“來騎美”健身腳踏車,這款產品將踏步機與自行車結合在一起,幾乎每一個路過的采購商都會投來好奇的目光。
“這款健身車雖然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卻憑借創新的設計和實用的功能,很快就獲得了采購商的青睞,最貴的能賣到2000美元。”朱武告訴記者,成本上漲的壓力迫使公司加大設計研發力度,從傳統產品轉向高附加值產品。
在家電展區,幾個靈活乖巧的家務機器人成為全場耀眼的“明星”。蘇州科沃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國際銷售總監馮雪蕾介紹說,公司自主設計研發了3款家務機器人:地面清潔機器人、家庭安保機器人和自動擦窗機器人。“科沃斯一開始就將重點放在美國,借助卓越的設計研發能力,已經獲得了美國市場的認可。”
陶瓷是中國的象征,中國陶瓷企業在全球市場上一向占據主導地位。近年來,面對嚴峻的外貿形勢,陶瓷企業也把重心轉向了產品設計。廣東宏宇陶瓷出口部經理袁鑫表示,品牌美譽度可以決定產品的議價能力,而品牌的真正內涵是設計。佛山建筑陶瓷雖然享譽全球,但設計一直是短板,公司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解決設計問題,本屆廣交會上推出的裂紋石等新產品為公司贏得了大量訂單。
隨著中國企業對設計重視程度的提升,境內外設計公司也忙著前來“淘金”。日本喜多俊之設計工作室技術負責人王浩雄說,“我們的產品設計使得廣東一家公司的熱水器產品年銷售額上升數倍,很多時候只要加入小小的創意設計,產品的附加值就能顯著提升。”